安博·体育,安博(中国)
>新闻资讯>文化园地>文学
南川有缘

公司运营的鱼跳水电站位于重庆南川。近日,我因工作需要,去了一趟,有幸感受南川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。

甫到南川,一个路标引起了我的注意——“隆化大道”?河北隆化不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地方吗?难道是为了缅怀和纪念烈士?一般作为地名、路名等来纪念的人士,要么是本地籍或在本地牺牲,要么为本地作出过十分突出贡献,要么在本地有着深远的影响,比如眉山以及杭州、黄州等地有关苏东坡的地名、路名。再说,叫“董存瑞路”或“存瑞大道”岂不更好?难不成两地开展了结对帮扶或结为了友好城市?我向大溪河公司一位本地籍老员工请教,他告诉我,南川城区原来就叫隆化镇。

经大溪河公司介绍,第二天,我到了南川区党史与地方志编纂研究室查阅有关史志资料,才知道这位员工仅仅说了其中一半。《重庆市南川区志(1986—2006)》这样记载:“今南川即古隆化县,建于唐代贞观十一年(637年),以境内永隆山得名。先天元年(712年)避唐玄宗李隆基名讳,改为宾化县。宋熙宁三年(1070年)复名隆化县。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年)建綦江长官司,属播州安抚司,省南平军入隆化县,将隆化县改名南川县。”而“南川自置县以来,其治所设腹心地隆化镇,未有变动。”

原来,“隆化”不仅是区治所在地的原名,更是南川区的古名。为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,隆化镇建制于2001年撤销。一条“隆化大道”以及“隆化一小”“隆化二小”等,是对南川及其城区历史渊源的纪念。

研究室主任余道勇先生是湖北大冶人。家乡企业来人,又如此渴望了解南川的历史,余先生非常热情,不仅介绍了南川的有关历史人文、特色美食,还拿出民国版《南川县志》和1991年出版的《南川县志》(1994年前,南川属四川涪陵,称南川县),供查阅有关资料,又赠送我一部《重庆市南川区志(1986—2006)》、一本《南川民主革命史》,并将他的散文集《山与水的邂逅》题签送给我。得知我之前去了尹子祠,对尹珍这位在渝南黔北传授经学、教化南夷的东汉学者颇感兴趣,又将他刚刚创作还没有发表的《青枫翠柏尹子祠》微信转给了我。

余道勇先生的文章对尹珍、尹子祠文化公园作了认真细致的溯源、考证,本文无法充分引用并探究,不过,南川的廉政文化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想必当年尹珍就是清白持家为官兴学的典范(尹珍当过尚书丞郎、荆州刺史等职),而且在授业讲学之时,“廉政”“廉洁”一定也没少讲。否则为什么偏偏就将南川家风馆建在尹子祠文化公园内,又在一旁的大溪河上游凤嘴江边,建设起了廉政文化主题公园?可惜我到尹子祠文化公园是早晨六七点钟,尹珍纪念馆、南川家风馆等还没有开放,对尹珍的清白修为和廉洁思想,对南川区更多的家风故事、贪廉故事没能进一步了解感悟。但就在这个公园,一则本地官员的廉政故事《大畏民志》,前后对照,有如一正一反两面镜子,引人深思:

清道光咸丰年间,南川知县魏崧贪婪成性,百姓恨之入骨。一除夕夜,有人在县衙门贴“委鬼为官成何政府,山松作怪虐我士民”对联以讽魏崧。但有阿谀奉承者反于城西支路立“牌坊”歌颂其德政,百姓怒而烧其牌坊,在南川留下了“火烧牌坊”的奇谈。光绪年间,南川有雷姓知县到任,闻此事以魏为戒,惩恶罚贪,恤孤济贫,在其卸任之际,百姓于城西支路立巨碑颂之,碑上书“大畏民志”,至今犹存。

无独有偶,就在余道勇先生的文章里,也讲到一对行止鲜明的县官:同治、光绪年间的知县黄际飞,“政体宽弛,平易近人……邑中惠民恤士诸公业常款,或为所创设,或为所增益,率先捐俸”,最后累死在任上,死的时候囊中无“余资”。用现在的话说,如果说我们的雷知县还是“不敢腐”(怕被老百姓唾骂),那我们这位黄际飞县太爷,则是“不想腐”的典型。有上面的正面榜样,南川应该“风清气正”了吧?然而不是,民国初年又出现了一个“反面典型”:县知事(县令)涂德芬,任职才20天就卷公款潜逃,以致县城没钱加强防御,差点被后来的叛军攻破。“值涂令窃逃,公帑一空,黔军薄城,人情汹汹,有守陴皆哭景象。”看来,正与邪、廉与贪的较量自古就有,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,自我革命还须“永远在路上”。

到一个地方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是我的一个习惯,或者说希望。柳州的螺蛳粉、绩溪的臭鳜鱼、西安的羊肉泡馍、南京的鸭血粉丝汤等等,过去都曾品尝过,这次来南川,自然也不例外。听说这里的油茶很有特色,第二天,我没有用酒店的“免费”早餐,而是与大溪河公司办公室的一位同志一起,爬上花山公园的花盆山顶,不仅品尝了油茶,还品尝了这里的麦耳朵、油醪糟汤圆、洋芋箜饭等特色美食。油茶与我家乡的“擂茶”颇有几分相似,只不过制作工艺上,擂茶是用陶钵研磨,以饮品为主;油茶则是用铁锅烧火“熬制”,加入了猪油、土猪腊肉等,不仅能生津止渴,还能迅速补充能量,因此又叫“干劲汤”。正如一首《油茶诗》云:“出门一碗油茶汤,脚杆真的硬邦邦。回家一碗油茶汤,一身疲劳全扫光。客来敬上油茶汤,粗茶淡饭也馨香。”

至于金佛山,自然是南川的名片,又名列5A景区,这次既为采风,加之正值山上杜鹃盛开,自然不能错过。只是捧读余道勇先生的《山与水的邂逅》,写得最多的就是金佛山,他的美文“情景交融、由景而心、由心而景”,道出了金佛山的春夏秋冬、千般姿态、万般风情,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