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博·体育,安博(中国)
>新闻资讯>文化园地>文学
青春筑梦 “绿”动未来

提到“绿色”,你的脑海里或许会立刻浮现出这样的画卷:漫步于广袤无垠的大地,眼前是翠绿的山峦与清澈的溪流交织出的自然诗篇;亦或翱翔蓝天之下,眺望那一抹蓝与绿的完美融合。而我对“绿色”的想象,不止如此。

我从小就听爷爷讲述葛洲坝的故事。1970年12月26日,毛泽东主席对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作出“赞成兴建此坝”的重要批示。1970年12月30日,全国十万水电精英齐聚西陵峡口,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拉开了建设序幕。时至今日,葛洲坝安全运行了四十多年,将昔日波涛汹涌、长达 76公里的西陵峡,化作了一片宁静的平湖。江水清澈如镜,碧波荡漾,向东悠然流淌,开创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的先河,绘就了一幅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绝美画卷。

在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——澜沧江干流水电基地,从1987年至2023年,跨越了整整36个春秋,经过三代葛洲坝人的不懈奋斗,一座座巍峨壮观的超级大坝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,构建起一条蜿蜒伸展的“绿色能源长廊”。

1条流域,10座水电站,澜沧江上的它们,坐卧于雪域高原的峻岭间,以浩大的身躯,为两岸人民带来幸福的力量;它们坚守在滔滔江水间,以磅礴之姿的力量,书写着绿色水电的生态画卷;它们是拥有百万千瓦装机容量的“英雄”,是点亮中国的超级大坝,灰色皮肤下蕴含的是惠及全国的力量。

这条矗立在澜沧江上的“绿色能源长廊”,与奔流不息的江水一样昼夜不停地运转,每年可提供超过782亿度的清洁电力,相当于解决标准煤2600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6800万吨。从小湾精神到景洪速度,在澜沧江上,这一座座超级大坝在一代代葛洲坝建设者的身影中拔地而起,绘制了一幅又一幅水电传奇画卷。

无论是葛洲坝,还是澜沧江上的水电工程,均是我国积极推动“绿色能源”发展的生动写照和缩影。它们点亮中国千家万户,支撑着现代化文明发展的滚滚浪潮。这就是我眼中的“绿色”,也是属于葛洲坝独有的“绿色”。

积沙成塔,集腋成裘;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。立足新时代,我们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,誓将新发展理念深植于心,勇立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潮头,投身于绿色低碳建设的宏伟蓝图之中,在追求“双碳”目标的征途上奋勇前进、绽放青春芳华。